特色小吃   

滑炒飞龙丝

    飞龙是内蒙古林海珍禽之一,又名榛鸡,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水溶性芳香物。肉色深粉红,经烹后变白,鲜嫩异常,味美无比。

    滑炒飞龙丝即采用滑炒的方法,取飞龙脯肉烹制而成。成品具有洁白如玉、滑嫩鲜香、营养丰富的特点,居禽肴之首。

成吉思汗铁板烧

    一种烤肉方法。相传元太祖成吉思汗善食此品,在率兵驰骋天下时传至中亚、南俄,风靡世界。在日本等国家民间迄今仍很流行。所以,称之为成吉思汗铁板烧。

    铁板烤肉制作独特食法别致,烤具方便携带,很适应饭店经营和旅行、野游外餐。

    选料以羊肉为佳,其次可用牛、猪、鸡、鱼、虾肉,切成适度薄片调制后由食者在铁板上烤熟,蘸已备芝麻酱辣椒、芥菜、葱、姜末、蒜泥、卤虾油等调配的佐料汁食用。肉味鲜香可口,别具一格。

烧罕鼻

    罕鼻即驼鹿的鼻子。驼鹿又称罕达罕,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鹿,有“森林巨人”之称。主要分布在呼盟大兴安岭森林中。驼鹿的鼻部十分发达耐寒,冬天靠鼻子拔开积雪分路行走。

  驼鹿的鼻子皮呈海参颜色,软骨膜连着层层薄薄的肌肉,肉质鲜嫩清脆,含有丰富的骨酸和蛋白质、脂肪、无机盐等。

罕鼻同熊掌、飞龙被称为大兴安岭中“三绝”,是闻名国内外的山珍之一,可制成“红烧罕鼻”、“清烧麒面”、“烧罕鼻卷风”等,是酒席上闻名中外的八珍名肴之一。

全鱼宴

    呼伦湖产的鲤鱼、鲫鱼、白鱼、红尾鱼等,肉质肥美,营养丰富,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无机盐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各种维生素。用呼伦湖产的鲜鱼和湖虾,可烹制鱼菜120多种,称为“全鱼宴”。鱼菜不但营养丰富,而且鲜嫩味美,百吃不厌。

全鱼宴有12、14、20、24道菜一桌的,甚至有上百道菜一桌的。主要名贵鱼菜有二龙戏珠、鲤鱼三献、家常熬鲫鱼、梅花鲤鱼、油浸鲤鱼、鲤鱼甩籽、蝴蝶海参油占鱼、松鼠鲤鱼、芙蓉荷花鲤鱼、湖水煮鱼、清蒸银边鱼、葡萄鱼、葱花鲤鱼、金狮鲤鱼、普酥鱼、蕃茄鱼片、鸳鸯鱼卷、荷包鲤鱼、煎焖白鱼、拌生虾、拌生鱼片等。全鱼宴44道菜一桌的菜谱:

  1、冷菜;拌生鱼、五香熏白鱼、炸板鱼、干炸秀丽白虾、酥鲫鱼。

  2、溜炒浆煮:珍珠鲤鱼、凤腿鲤鱼、酱汁鱼、滑溜鱼、火锅鲤鱼、松鼠鱼、蛋白鱼条、二龙戏珠、鲤鱼跳龙门、鲤鱼三献、木须湖米、葱油鱼、蕃茄鱼片、吉利鱼饼、醋板鱼、油浸鲤鱼、抓鲤鱼、红焖鱼、五柳鱼、红焖鲤鱼、荷包鲫鱼、孔雀开屏、浇汁鱼、瓦块鱼、芙蓉虾仁、红烧鲫鱼、红炖鲤鱼、红炖鲤鱼、糖醋鱼卷、家常熬鲫鱼、鲤鱼甩籽。

  3、汤菜:鲫鱼汤、川狗鱼丸子。

名菜

酒锅牛三宝 龙凤呈样 烤猪方 清汤牛尾 全羊汤 烧牛蹄筋 涮羊肉 烤全羊 烤羊腿 手把肉
炸羊尾 烤羊方 烧牛鞭 烧牛蹄筋 扒驼掌 改刀肉 糖醋驼峰 氽飞龙汤 羊背子 银针里脊

酒锅牛三宝

    创新名菜。在清炖牛尾的基础上,加上发制并切好的牛蹄筋片,发制改刀成菊花形的牛鞭,再加入发制好的香菇或口蘑等辅料,调上味,点燃酒精锅盖上盖上席,由服务人员起盖。客人食之有补气壮阳、提神祛寒、美容润肤的功效。

龙凤呈样

    内蒙古创新名菜。鸡鱼合做一菜,由此命名。内蒙古特产黄河鲤鱼头尾干烧烹制放鱼盘两端,盘中间放香酥鸡,鱼肉烹制成宫保鱼丁、糟溜鱼片、香茄鱼条和馏鱼腐,分别对衬围摆装盘成整鱼形即成。此菜鸡鱼共食,口味鲜、香、酸、辣、甜、咸俱全,质地酥、软、嫩、爽兼顾,是中高档宴席的佳品。

烤猪方

    内蒙古传统烤制菜肴。食用时配黄瓜条、葱段、甜面酱。肉香纯正,肥而不腻。此菜是内蒙古已故特一级烹调师吴明的佳作,在全区享有烤制菜肴之魁的声誉。

蜜汁天鹅蛋

    内蒙古风味名菜。以土豆为主要原料,配以面粉、蛋黄烹制而成。此菜系已故特一级厨师吴明在1948年为董必武司厨时所创。曾参加技术表演,深受区内外群众的喜爱。

清汤牛尾

    内蒙古传统风味名菜。以内蒙古草原鲜牛尾为主要原料,配以鸡腿、鱼肚、海参、口蘑等煽制而成。此汤莱是解放前由已故特一级厨师吴明在绥远省省政府事厨时所创。口味咸解,清澈见底,营养丰富。

全羊汤

    内蒙古风味汤菜。俗称羊杂碎汤。把羊心、肝、肺、腰子、口条均生切成薄片,下入煮羊肉汤内,后放熟羊肚片、肠片,加以佐料而食。场菜味鲜、辣、香而不腻。也有选用熟料制作的,两种用料风味各异。市肆餐馆经营颇多,深受群众欢迎。

烧罗汉珠

    内蒙古历史名菜。用精选鸡脯肉和玉兰片、鲜蘑加工制作而成。色泽鲜亮,富有营养,香嫩可口。包头市历史名店义和楼饭庄经营此莱。

烧牛蹄筋

    内蒙古传统名菜。以牛蹄筋和大葱加工制作的菜看。此菜用料讲究,色白透明,油清底亮,口香筋软,富含营养,可配宴席和接待宾客。全区各中、高级饭店经营。

涮羊肉

    起源于元代。相传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征,一次经过激战后,人困马乏,饥肠辘辘。部队停下杀羊烧火,正准备烤羊肉时,探马来报,敌军大队人马追赶而来,仅距驻地十里。忽必烈边下令部队开拔,边喊着:“羊肉”。可烤羊肉已经来不及了。厨师急中生智,飞快地将羊肉切成片,放在沸水锅中搅拌,待肉色一变即捞在碗里,撒上盐面、葱花、姜末,送给忽必烈食用,食后迎战获大胜。筹办庆功宴时,忽必烈特意点了战前吃的羊肉片。厨师为此效仿上法精细制作,并配以腐乳、辣椒等多种作料。将士们吃了赞不绝口,忽必烈当即赐名为“涮羊肉”。从此,涮羊肉即为宫廷佳肴,清光绪年间流传民间。由于地区习惯和条件不同,食法各具风格。内蒙古涮羊肉多选用大尾绵羊的上脑、外脊、后腿、羊尾等部位,切成适度薄片,放在火锅沸水中轻涮。再取已备好的芝麻酱、腐乳、韭菜花、卤虾油等调味佐料食。此吃法,肉的质地鲜嫩,不肥不腻,新颖别致。

烤全羊

    是蒙古族传统名菜,为招待贵宾或举行重大庆典时的盛宴特制的佳肴。一般选用草原上膘肥、体重40斤左右的绵羊宰杀后,去毛带皮腹内加葱、姜、椒、盐等佐料整体烤制而成。此菜羊形完整,羊跪在方木盘内,色泽金红,羊皮酥脆,羊肉嫩香。

烤羊腿

    以绵羊带骨后腿肉配葱头、芹菜烤制而成。食时改刀切块、保持原状、配黄酱、葱段、荷叶饼共食。此菜形美观、色褐红、肉酥烂、味香醇。

手把肉

    是内蒙古自治区在草原各族人民千百年来最喜欢、最常用的传统食品,也成为内蒙古地方风味之一。制作和吃法别具一格:将羊按各关节带骨分割成数块、放入不加盐和其它佐料的白水锅中,用大火保持原汗原味,适当控制火候,只要肉已变色,即可食用。肉鲜而不膻,肥而不腻,易于消化。

炸羊尾

    是以羊尾肥膘脂,鸡蛋清、果脯、白糖为原料炸制而成。此菜外型美观、香甜酥脆,带水果味,多用在接待宾客宴席上。

烤羊方

    是以羊肉块裹以鸡蛋、面糊并加多种佐料放烤炉成熟。该菜香酥可口,一般配以荷叶饼、大葱,甜面食用。

烧牛鞭

    是以内蒙古草原公牛鲜牛鞭改刀作菊花形,配以枸杞烧制而成。此菜色泽鲜艳,口味咸醇,食用、药用价值兼备,具有滋肾润肺、强筋壮骨之功效。

烧牛蹄筋

    是以牛蹄筋和大葱加工烧制的佳肴。此菜用料讲究,色白透明:油清底亮,口香筋软、富含营养,常用于迎宾宴席。

扒驼掌

    是以骆驼前掌为主料,口蘑为辅料烹制的菜肴。此菜色淡白,不肥不腻,肉嫩味美,营养价值高。

改刀肉

    这是古城平泉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。改刀肉以猪肉和竹笋为主料,切成丝翻炒,边炒边加入鸡鸭汤、口蘑汤、酱油、绍兴酒、香油等。待肉、笋成金黄色后,浇上汁水,盛入盘中。成品改刀肉外形犹如一座金字塔,笋丝柔韧,肉丝筋硬,味道鲜美,爽口而不腻人。改刀肉还有耐贮存的优点。冬季装篓可存放三个月,炎热的夏季也能存放一周左右,要吃时加热即可,其味不变。

糖醋驼峰

    内蒙古特产名菜。以驼峰为主料,鸡蛋、淀粉、面粉为辅料,加精盐、姜水、大油、葱花、蒜米、高汤、醋、糖等烹制而成。此菜外香酥,内软嫩,味酸甜不腻。适用于宴席套菜,多在中级以上餐馆经营。

氽飞龙汤

    内蒙古传统名菜。内蒙古特产飞龙鸟烹制。此菜汤清澈,味鲜醇,飞龙肉片滑嫩。是中、高档宴席的著名汤菜。

羊背子

    蒙古族人民最喜欢、最名贵的佳肴。只有在祭祀、婚嫁喜事、老人过寿或欢迎亲朋贵宾宴席上才能见到。所谓羊背子,是把全羊卸成七大件(除去胸叉),带尾入锅,加盐煮熟。用大铜盘先摆四肢、羊背颈肿、羊头放羊背上,似羊的爬卧姿势上桌。吃时每人先用蒙古刀从羊尾巴上拉下一条先吃掉,而后就可各取所需。席间还有配菜、奶食品和马奶酒等。

银针里脊

    内蒙古创新莱。以猪里脊肉为主料,绿豆芽为辅料烹制而成的菜看。此菜色洁白,形整齐,鲜嫩爽口。适用于配宴席菜和下酒,多在中级以上饭店经营。

风味小吃及面食

    风味小吃呼和浩特的餐饮小吃,风味独特,举世无双。人们来此旅游,总能既饱眼福,又饱口福,高兴而来,满意而归.马奶酒:蒙语称作“乞戈”或“艾日戈”。

呼和浩特的餐饮小吃,风味独特,举世无双。人们来此旅游,总能既饱眼福,又饱口福,高兴而来,满意而归。

   马奶酒:蒙语称作“乞戈”或“艾日戈”。用马奶酿制的一种酒精含量颇小饮料,制法是将的鲜马奶装入生皮囊中,挂在向阳处,用一根特制的木棍每日搅拌数次,使马奶逐渐发酵变酸。当马奶变成清淡透明,味道酸辣时,即成为马奶酒。

  酸奶子:牧民一般不爱喝牛奶,而喜欢喝酸奶子。制法有二:一是将鲜牛奶倒入大锅中烧开,再放在通风处晾凉,使其发酵,产生酸味;另一种是将鲜牛奶置于阳光下或温度高的地方,使其受热发酵,产生酸味,便成为酸奶子。

  奶茶:是蒙古民族传统的热饮料。由砖茶水加鲜奶熬制成。喝时通常要加少许盐,还可以加黄油泡炒米和奶制品食用。可终日饮用。有暖胃、解渴,充饥,助消化的功能。既可代汤下饭,又可待客。

  奶皮子:是把鲜牛奶倒入锅中微火慢熬,待其表面凝结一层腊状脂肪,用筷子挑起挂在通风处晾干,即为奶皮子。制法与制作腐竹相似。奶皮子属奶食中精品。味道纯香、营养丰富。

  酥油:又称奶油。把黄色鲜牛奶倒入桶中,发酵成酸奶,用杵杠搅和分离出白脂肪,滤去渣滓,放温火上熬,水蒸发后,待颜色逐渐由白变黄,冷却后,即成酥油。酥油味道独特营养价值极高,中西餐均可饮用。

  奶酪:是将分离出白酥油的酸奶,经微火煮熬后装入布袋,挤出酸水,成碎块壮晾干即为奶酪,质硬而酸甜,是蒙古族民众喜爱的奶食品之一。

  奶豆腐:蒙古族最为喜食的奶制品.不仅营养丰富,且味美而耐饥,通常与奶茶一起食用,其中有名的“查干胡如德”白奶豆腐更为精心制作,据称早年是京城贡品。

米面食品--   

  稍美:又称烧美,是呼和浩特的一种流传很久,至今不衰的传统风味食品。早在清朝时,当地的稍美就已名扬京城了。当时,北京前门一带,稍美的饭馆门前悬挂的招牌上,往往标“归化城稍美”字样。外地客人来到呼和浩特,都要品尝一下稍美,才算不虚此行。稍美制作工艺独特,选料精良、皮子精而薄、羊肉馅肥瘦适中,葱姜等佐料齐全。稍美出笼,鲜香四溢。观期形,只见皮薄如蝉翼,晶莹透明,可筷提起垂垂如细囊,置于盘中团团如小饼。吃起来香而不腻。可谓食中美餐,形美而味浓。呼和浩特的稍美过去专作早点之用,多由茶馆经营,如今,已成了许多饭馆的必备食品和家庭中的常用美餐了。

  莜面:出自莜麦(学名燕麦),其磨成的面粉称莜面。莜麦是一种成熟期短,耐寒、耐盐碱的低产作物。产量虽低,但含有高蛋白,脂肪和大量铁、钙、磷等多种微量元素。早在南北朝时期,呼和浩特一带就有农民种植莜麦。到清代初期已大面积耕种,享有“阴山莜麦甲天下”的美称。现在仍为当地人民的上等主食。莜麦加工方法特殊。加工时先要将莜麦淘净,晾干后上锅煸炒。炒熟后再上磨加工成面。民间的吃法颇多,有压饴烙、搓鱼鱼、推窝窝、卷囤囤、搅拿糕、碾刨渣、炒傀儡等等。多种样的吃法。吃时可按各人的口味不同和季节的不同,佐料以羊肉汤、盐菜汤、时令蔬菜等,再加一些辣椒、蒜蓉、更觉可口,深受当地人喜爱。

  荞面:荞麦经过加工,磨成面粉叫荞面。一般有荞面饴烙、荞面圪坨。熬羊肉汤吃起来美味可口。

  刀切酥:内蒙古风味点心。以面粉、馆糖、糖粉制作而成。成品色褐红、味香甜、质酥脆,宜做高、中档宴席的点心,一般多在大、中型酒点经营,民间也有烤制食用的。

  清油饼:内蒙古传统名点。用优质面粉,配植物油、白糖精制而成。将面粉加入少许食盐,用水和匀醒至适中,抹少许碱水,抻拉,七、八扣时刷油再抻两扣,去掉剂头,切成段,上铛烙熟,用湿热毛巾盖焖,撒白糖、青红丝即成。此饼色泽金黄,味美可口,可做为高中档宴席甜点食用。

  哈达饼:内蒙古传统名点。相传匈奴东胡人活跃于现在的赤峰市西拉木伦河一带时即用此食品,至今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广泛流传,一般饭馆普遍经营。是选用富强粉、奶油、白糖、桂花、桃仁等烹制而成。此饼层次分明,奶香浓郁,酥松甜美。

  王小二大饼:内蒙古传统名食品。相传兴安盟回族已故王小二师傅自幼学徒,经过名师指点制成王小二吊炉饼。因其外焦里嫩,香酥可口,食用方便,经济实惠而美名流传。

    一窝丝:以巴彦淖尔盟特产雪花粉制作而成。色淡黄,味甘甜,质酥脆。宜作高级宴席的甜点,在大中型酒店经营。

  炒米:炒米蒙语叫“蒙古勒巴达”,意思是蒙古米。它是用糜子经过蒸、炒、碾等工序加工而成的,再对上酸奶、白糖等搅拌,吃起来清香爽口,既解饿,又解渴,是别具风味的传统食品。清晨,牧民们大都吃炒米,喝奶茶,茶中加上酥油和少许青盐。外出放牧,都随身携带一小袋炒米。到了中午,煮好奶茶,泡上炒米,边吃边喝,十分方便。